2015年,我县凝神聚力转方式、调结构,财税部门以增收聚财为重点,明确责任、主动出击,财政收入实现历史性跨越。1—11月,全县组织财政收入117583万元,完成年初预期目标任务的90.28%,同比增收14447万元,增长14.01%,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抓早抓快“挖”财源
2015年以来,我县坚持“工作早谋划、计划早下达、措施早落实”的理念,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年初,结合“大走访”、“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县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组成调研组深入全县各区域纳税单位开展税源摸底调查工作,摸清管户和税源底数,准确把握辖区税源增减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预测全年税收收入,及早研究制订税收计划、分解税收任务,牢牢抓住税收工作主动权,推进税收征管。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变化,查找征收薄弱环节,积极采取措施保增收;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对我县木材、淀粉等行业收入的影响,强化部门联动,县财政部门与国税、地税部门定期不定期深入企业,全面了解企业当前的困难、风险及应对措施,强化征管,促进收入足额及时入库。加强重点税源和重点行业管理,掌握收入主动性,密切关注建材、矿产资源、电力、制糖等重点税源行业的经营变化情况,深入企业全程跟踪服务,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营造“一切为了客商,为了一切客商”的服务氛围,充分激发企业纳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抓大不放小”,抓好各类小税种及分散零星税源的征管,加大涉税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利用力度;重点加强对餐饮娱乐、批发零售、门头房出租等隐蔽税收和零散税源的有效控管,拓宽增收渠道,杜绝
“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
涵养税源增后劲
在广西武鸣锦龙建材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该公司的干法水泥生产线壮观而繁忙,生产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连绵不断,不绝于耳,装载运输车辆来来往往……整个厂区一片勃勃生机。“我们锦龙公司进驻武鸣这几年以来,县财税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认真落实各项财税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创利润和财税增收的双赢局面。”广西武鸣锦龙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2015年,我县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积极争取上级工业发展资金支持,着力培育一批符合政策导向、税收贡献率大、带动力强的企业,引导潜力型企业做大做强,保证财税工作可持续发展。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夯实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开工不足、资金短缺、产销脱节等实际困难,扩大工业税收财源渠道。并积极开展税收服务进企业“办税春风行动”,推动国税、地税、财政、工商质监等部门服务窗口前移,创新纳税服务方式,执行网上办税,主动做好新落户企业的各项服务工作,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进一步涵养税源,促进后备税源早日产生效益。
狠抓质量促发展
2015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严峻的财税形势,县财税部门积极应对、反复磋商、认真研究提高收入质量的可行措施,严格控制非税收入比重。全面实行“专人管理、凭证领用、及时核销、票款同行、严格监制、规范使用”的票据管理办法,从源头规范政府非税收入行为,积极构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新体制。加大综合治税专项稽核检查工作力度,深挖收入增长潜力。2015年以来组织抽调国税、地税、财政、国土等部门人员组成6个核查组,对石材、木材两个行业和房地产等重点税源纳税大户进行核查,核查清缴入库税款1510万元,实现税收在源头上控管,堵塞漏洞和挖掘潜力并行。同时,正确处理好纳入和支出的关系,进一步增强财税支出的财政保障能力,千方百计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进而促进发展、促进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