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跨境电子商务体验中心选购商品。 记者潘浩 摄
今年上半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893.26亿元,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138.41亿元,同比增长14.28%,占全市投资比重达70%,对全市投资贡献率达91.86%;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3%,比一季度提高5.9个百分点,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9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折射出我市服务业喜人的势头。记者11日从市发改委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发展呈现稳中提质的态势,其中以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在经济环境低迷的背景下拉动全市服务业发展,形成了重要支撑。
金融业整体实力稳步提升
据悉,今年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为203.47亿元,同比增长14%,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占服务业的比重为22.78%,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银行业整体综合实力增强,银行业资产总额达到17688.11亿元,同比增长20.73%。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均突破9000亿元,其中存款余额9051.89亿元,同比增长13.12%;贷款余额9236.19亿元,同比增长13.86%。保险市场发展较快,全市保费收入86.7亿元,同比增长30.57%,占全区比重的31%。
我市的资本市场也十分活跃。据统计,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累计股票直接融资336.58亿元,新三板挂牌公司14家,其中6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实现了定向增发融资,共融资4.43亿元。
现代物流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
我市着力加快南宁现代化建材加工及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玉洞物流港一期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骨干物流企业发展迅速,九州通自动化立体库、广西顺丰仓储配送中心、城乡统一配送中心等一批物流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广西玉柴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先后跨入全国5A级物流企业行列……
其中,现代物流业表现亮眼,尤其是东盟(越南)—广西(南宁)—渝新欧公铁联运新通道的顺利贯通,以及南宁—深圳—杭州—南宁全货机航线的正式开通,架起了南宁贯通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发达地区的空中货运通道。
在这些物流通道的支持下,上半年我市公路货运累计完成13133万吨,货运周转量237.8096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4.79%和5.94%;水路货运累计完成1652.9万吨,货运周转量78.6107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6.73%和11.12%;航空物流快速发展,机场货邮吞吐量51895.1吨,同比增长11.4%。
此外,全市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累计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4924.24万件和76658.3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7.04%和56.54%。
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业加快集聚发展
上半年表现不俗的还有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业,其中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36.9%,重点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超1000亿元。
在电子商务方面,淘宝特色中国南宁馆、京东中国特产南宁馆正式上线运行,入驻企业超150家。南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运行稳定,共完成3086种商品的备案,实现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业务10000余单,大量轻工业产品通过南宁平台销往30多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共建成村级服务站(体验店)798个、农村电商产业园5个、电子商务专业村9个。
一大批信息服务项目也进展良好。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五象新区信息交流中心、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信息交流平台、中国—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已开工,广西电子政务外网云计算中心加快推进主体施工,中国—东盟信息港展示中心已对外开放,广西东盟信息交流中心一期(联通总部项目)完成东盟交流中心大楼和通信枢纽楼建设。此外,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已有哈工大等12家企业签约入驻。
力争建设10个以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除此之外,我市的商贸经济运行平稳,旅游市场发展态势良好,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也在有序推进之中。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42.81亿元,同比增长8.95%,比去年同期提高4.17个百分点;我市接待国内游4630万人次,同比增长12.4%,旅游总消费达449.4亿元,同比增长20.1%。
下半年,我市将按照年度第三产业增加值不低于9%的目标,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力度;调整服务业结构,完善服务业体系;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全力推进服务业发展,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贡献。
与此同时,市发改委将加快编制出台南宁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明确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规划布局、重点任务等,同时指导各县(区)、开发区根据开发的时序加快推进辖区内重点推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力争2016年实现建设10个以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工作目标,同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统筹安排好服务业集聚区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