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田艳 实习生粟桂利)从孤军奋斗到融入工会大家庭,从徒手蛮干到技能推手,从普通职工变成技能尖兵……人人都有建功立业可能,这就是工会这所“大学校”辐射出的能量。
南宁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大学校”的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打造出一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为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发挥了排头兵作用。
以赛鼓劲促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几年,市总工会注重职工实用技术与实际工作需要相结合,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职工的劳动技能、创业本领得到全方位深层次的提升。
各种大竞赛、大培训、大比武在活跃职工工作氛围的同时,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改革和发展注入活力,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有专长的职工通过技能比赛脱颖而出。市总工会完善“技能培训、技能竞赛、技能晋级”的工作机制,指导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岗位培训、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全市参加各层次技能比赛的职工超过50多万人次。工会组织大胆发明和推广新技术、新知识、新设备、新工艺,组织职工开展技术革新11421项,技术发明5507项,申请专利2273项。扎实推进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全市开展创建活动的单位达3700个,广大职工学习探索、革新创造的风气更加浓厚。
以培训促进就业
流动教学、订单培训、联动安置,市总工会把技能培训和促进就业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为职工农民工提供一条龙服务。坚持“工会牵头、整合资源、多渠道办学、职工受益”的新思路,全市建成职工学校(农民工流动夜校)23个、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47个,企业职工人才培养基地36个,五年来共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7912期,培训职工超过25万人次。市总工会持续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将创建活动纳入文明城市建设体系,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选树和表彰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150人,激励广大职工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学习、尊重创造、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
满足职工文化需求
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围绕全面激活基层企业文化,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多层次适应职工的文体需求。以职工文化“进工地、进车间、进社区”活动为载体,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农民工的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不断完善满足职工文化需求服务平台。
2008年市总工会投入专项资金100万元,全市建设各级各类“职工书屋”154家,覆盖全市80多万职工、农民工、城乡居民以及未成年人。全市共举办职工广场文化、送文化下基层文艺演出861场次、送电影418场次、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1270场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工文化活动,极大地吸引了广大职工群众,充实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