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赵敏 赵金玲)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10日上午,2009年“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捐赠仪式和助学金发放仪式在共青团南宁市委机关大院举行。南宁市青联委员代表、 青年企业家代表、青年文明号集体、市直机关的团员青年代表纷纷到场捐赠, 现场共收到爱心款8万多元,安利(中国)广西分公司作为青年文明号企业代表 ,向南宁市辖区内共青团组织捐赠了30台爱心电脑。
今年7月至9月期间,南宁晚报联合共青团南宁市委、南宁市希望工程办公室组织开展希望工程“圆梦大学 放飞梦想”公益活动、志愿者劝募活动、青年文明号“圆梦行动”捐助活动等,活动开展以来,共筹集到近百万元的资助款,截至目前,372名学子获得资助,今后还将帮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圆梦。受助学子表示,一定要刻苦学习,用行动传递爱心,用知识回报社会。
南宁晚报曾报道过的今年考取中南大学的李文江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因为他踏上了前往大学的路途。与李文江一样经过本报报道后,喜获本报与团市委、市希望工程办携手开展“圆梦大学 放飞梦想”助学行动资助的共有10名同学,他们也陆续到各自的学校报到,开始大学生活。
据了解,自2006年南宁市共青团组织实施希望工程圆梦行动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共筹集善款600多万元,资助了1000多名贫困学子顺利上大学。
贫困学子假期故事
这个暑假我被爱包围着
韦夏玲 录取学校:广西大学
转眼之见,我的暑假就快要结束了,今年的这个暑假,是我最长的暑假,也是我收获最多的暑假。
六月,是最澎湃的一个月,经历了严肃的高考,经历了漫长的成绩等待,终于要查分数了,我拿起电话前还在不停地祷告,我拿着笔忐忑地记下电话那头报出来的每科分数,当他报出我的总成绩时,我愣住了,也笑了。
七月,是最忙碌的一个月,因为要忙着填报志愿。我一直憧憬着能到外省读大学,即使许多人告诉我对于我的家庭来说,那并不好。可是,我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渴望,总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亲人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最后,我决定还是陪在妈妈身边。这个月也很特别的就是接受了报社的采访,我一直搞不清楚采访意味着什么,后来我知道了,但我仍然觉得自己承受不起。
八月,是最感动的一个月,我去了柳州,去看望我的二爹,去了才知道,他老人家已经为我筹措了一大笔学费,他一个一个写信,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亲戚朋友,终于把我大学四年的学费凑齐了。
从柳州回到南宁,就接到了记者的电话,告诉我有许多爱心人士要捐钱给我。我已经凑够学费了,所以就请记者帮我拒绝了,我知道,人不可以有贪婪的心,还有更多的人比我更需要帮助。几天后,记者告诉我,有位爱心人士汇了4000元到我的账户,我想联系他,但却联系不上。
就这样,这个暑假,我被一份份爱感动着,谢谢你,谢谢你们。虽然现在的我不能承诺什么,但是,我会把这一份份的爱保留,然后,把它传递下去。
这个夏季不一样而难忘
甘洁 录取学校:南开大学
我走过细雨绵绵的暖春,又经过花开不败的初夏。十年寒窗苦读,终于盼来盛夏的果实——成为南开大学一员,对于我来说今年的夏季是那样的不一样。
收到南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的那几天,我迷惘而彷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努力眺望,仿佛已经看到南开大学园内“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和周总理吞吐天地的胸怀。然而,阻隔我视线的是高昂的学费,这仿佛是一座巍然的高山,难以逾越。
我永远记住7月28日。那天《南宁晚报 》第7版刊出了我的求学故事《拿到大学通知书告慰天堂里的母亲 》。虽无涕零泪下,但感动自在心头。看了关于自己的报道,我很想念在天堂里的母亲。
短短的那几天时间里,许多热心人伸出援助之手,我陆续收到爱心人士的4500多元资助金,足够我扬帆起航,驶向心中的学府南开大学。
在那一声声问候中,在那一句句叮嘱的话里,有两个字已悄然镌刻在我心头,那就是 :感谢。我想这将成为我一辈子珍藏的回忆,因为它见证了我不一样的青春。
平淡是真,这个假期格外地真实。因为有了爱心人士的帮助,我就少了升学的担忧和压力,有的只是完完全全自我的释放。假期中参加了很多次聚会,有初中的,有高中的……还去看望了老师,小学的、初中的,还有高中的。
我是个喜欢读书的人,每天都在读。各种各样的书,凡是有吸引我的地方,无论是梗概还是细节,也无论这些地方是多是少,我都不会放过。
在书海徜徉,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心态,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在假期里,我重温了许多大诗人、大词人的作品。阅读诗词,本就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诗词常以“闲花落地听无声,细雨湿衣看不见”之隐力于静默无声处洗涤一个人的灵魂。于是,聒噪纷繁便消散无踪,心灵便也求得了安乐。
一路走来,无论快乐还是悲伤,生活总要继续。我想我要再次启程了,我要去寻找一所房子,那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记者感言
除了感动还有欣慰
连续几年参加助学行动的报道,采访过无数名贫困学子。可以说,每位贫困学子都感动着我们,要说要写的东西其实很多,一时间我无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这一刻回想起来,最大的感受是:除了感动,更多的还是感动。
今年7月,我们再次加入助学行动中来,开始了“圆梦大学 放飞梦想”采访报道。在众多的贫困学子当中,考取南开大学的甘洁给我们留下极深的印象。
7月24日,看了南宁市学生资助办于丹提供的多名学子名单后,我们决定给毕业于南宁二中、今年考取南开大学的甘洁打电话。电话接通后,传来的却是一名中年妇女的声音,还伴有路边的嘈杂声。因为太吵,对方把电话挂断。
我误以为打错了,但又心有不甘。又继续打了几次,最后才知那电话是甘洁姨妈杨芹芳的。在电话中,杨芹芳只是说,甘洁这孩子苦,2007年失去了母亲。简短的一句话,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沉重。
第二天,我们决定到住在中尧路南宁机械厂南生活区的甘洁家看看。简陋的出租屋只有10平方米大小,拥挤地放着一大一小两张床……这就是甘洁的家。
而说起甘洁的母亲杨俭芳病危竟被安身芭蕉林时,杨芹芳难以抑制情绪痛哭起来……我们见状也禁不住潸然泪下,整个屋子一片寂静。就在我们快要离开甘洁家时,杨芹芳哭着说,希望“圆梦大学 放飞梦想”活动能帮帮甘洁。
7月28日刊出关于甘洁的报道后,热心读者和爱心市民纷纷向甘洁伸出援助之手。短短一周,甘洁收到了4500多元爱心款。
一篇报道引来如此多的温暖关爱,让甘洁既意外又感动。然而,面对源源而来的爱心,甘洁本能地选择了谢绝。甘洁给我们来电说:爱心市民的4500元已够解决入学第一年的费用,希望想要捐助他的好心市民能把这份爱心帮助其他更困难的同学。
甘洁说这话时,我们很感动也很欣慰。感动的是甘洁谢绝更多资助的自强自立,欣慰的是甘洁这孩子我们没选错。
正如甘洁所说的:贫困,不是堕落的借口,却是梦想的舵手。这句话在类似李文江、李玉棉和蔡凤莲等这样的贫困学子身上得以体现。贫穷,是磨炼一个人坚强奋发向上的精神。祝愿这些受到资助的学生们能在大学生活里体会爱,传递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