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现实基础是什么?
答: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推进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南宁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从1978年到2007年,全市经济总量增长了20.42倍,年均增长11.14%。财政收入增长了64.02倍,年均增长15.48%;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了274.97倍,年均增长21.39%。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1069.01亿元,年均增长16.8%,比全国、全区分别高5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15774元,首次突破2000美元,这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南宁市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2009年上半年,GDP、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稳居全区第一。
2.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区域影响力逐步提升。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着眼于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承载能力和区域影响力,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建立全国第一套城市应急联动管理体系,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十佳城市”“全国绿化模 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等荣誉,2007年荣获全球人居领域最高奖—— —“联合国人居奖”,2009年1月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5月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治工作最高荣誉“2005—2008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区域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3.城市国际化要素正逐渐显现,国际性功能初步得到国内外认可。
近年来,南宁市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推进全方位开放,主动融入多区域合作,积极开展区域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新进展,城市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区域国际交流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区域国际经贸往来日趋密切,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几年来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先后在南宁设立了领事机构,南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城市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
4.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和谐南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南宁市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