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不善
不少便利店倒闭
虽然说便利店比传统的杂货店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但经营状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据外地媒体报道,去年以来,知名连锁品牌7-11已在广州关闭十多家门店,全家在上海关闭和调整了至少几十家店,罗森也由于业绩不佳等问题关闭了30家左右门店。内资便利店也没能幸免于难,在上海,农工商集团下的好德、可的便利店去年频频关店,甚至有消息称农工商计划至少关掉近百家店。
而在南宁,也有不少便利店倒闭了。网上有不少便利店转让的帖子,转让者声称“有更好的发展,忍痛转让”,但实际情况却没有那么简单。记者拨打了一些转让者的电话,从发帖人介绍的营业情况当中发现了可疑点,终于有一两个人说了实话,“我也不瞒你了,确实是经营不善,这个行业难做啊”。
“便利店目前还处于市场培育期,未达到大规模盈利的情况,在中国开店亏损的概率较高。因此总部对加盟商的资质、培训及选址都极其严格。没有合格的加盟商,我们绝不会轻易开新店。”某品牌连锁店加盟部负责人说。据介绍,7-11在中国台湾地区是亏损约7年左右才开始盈利。该负责人说,走过亏损期之后,才是中国便利店大规模以特许加盟店打开市场的时机。
“一些便利店倒闭,或许正说明这一行业正开始洗牌。”某品牌连锁便利店的一位负责人说,便利店不仅在同传统食杂店和小超市竞争,相互之间也在抢食。
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几乎每个品牌都在寻找自己的特色化经营之路,如美加美品牌在社区的店铺会兼卖蔬菜水果、TODAY便利店会售卖便当和凉皮等。但并非每家便利店的“特色化经营”都能得到顾客的青睐,某品牌便利店内设有“进口食品”的货架,但货架上摆放的进口食品种类越来越少。“进口食品卖不动,很多都已经下架了。”该品牌某分店的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