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动两平衡健康有讲究
9月1日是“中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最近南宁举行“吃动平衡,走向健康”知识共享会暨“健步走”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和世界人口健康的头号杀手。专家建议,要保持吃动平衡,积极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慢性病。
记者从自治区疾控中心了解到,2010年广西慢性病监测数据表明,广西城乡18-64岁劳动力人群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现状令人十分堪忧,慢性病已成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导致居民罹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有吸烟、过量饮酒、膳食结构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等。据统计,我区居民禽畜肉摄入量明显超标、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以及水产品摄入严重不足。家庭人均每日食用盐摄入量、烹调油摄入量也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增加了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同时,广西城乡劳动力人群在业余时间经常锻炼率低,且以35岁以下年轻人为最低,均在10.0%以下,而在业余时间内从不锻炼率高达83.0%。
专家建议,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吃动平衡,走向健康”,预防慢性病。
一是减盐控油。食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二是少坐多走。步行是最常见的活动形式,专家提出“千步当量”的概念,并将千步当量作为一把尺子,每天步行1万步。1千步当量相当于普通人中等速度“4千米/小时”步行1000步(约10分钟)。专家建议,每天通过生活工作当中的活动、外出和上下班往来的步行或自行车、有氧耐力和肌肉力量锻炼来达到推荐的身体活动量,强调“动则有益,适度量力,多动更好,贵在坚持”的原则。
三是控制体重。要想控制体重,只需要每天食物摄入量或活动水平的很小改变就可以实现。以具体的食物为例,每天少吃40克米饭或者25克的水饺(2—3个)就可以达到减少约45千卡的能量摄入。每天少吃70克米饭或者40克水饺就可以减少约80千卡的能量摄入。同时,每周至少测一次体重,根据体重变化及时调整进食量和活动量。管住嘴、迈开腿,二者互为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