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宾阳县,不仅能看到极具壮乡特色的《扁担舞》,听到自创自编、带着“农味”的歌曲,更能感受到整个县城浓浓的文艺氛围。近年来,宾阳县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不断创新、搭建多种文化平台,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支又一支能歌善舞的“草根”文艺队接连登上文艺大展演舞台,他们歌唱新生活,舞动和谐之美,在歌舞飞扬中放飞自己的梦想。
“清清的宝水江喽,从宾州古城流过……唱着时代的歌谣,城里城外都是歌!”在宾阳县第五届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音乐戏剧类决赛中,宾州镇文化艺术团深情演绎了这首悠扬的《宾州古城唱新歌》,生动描绘了宾州古城的深厚文化底蕴。决赛当晚,共有来自宾州镇、大桥镇、黎塘镇等30支文艺队登台献艺。这一幕,是宾阳县近年来创新搭建多种文化平台的一个缩影。
宾阳县文化馆馆长韦伟斌说,参加文艺大展演的曲目,有相当一部分是基层业余文艺工作者自创自编自演的。如东浪村壮族山歌队的《喜赞东黎新变化》,是由东黎小学校长韦南山和其他歌手共同创作;《宾州古城唱新歌》由宾阳县知名作词作曲家精心打造。这些文艺精品不断问世,将推动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
据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宾阳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多种形式的文艺展演不仅让该县各镇的文艺工作者进行了文化交流,还提高了群众文化素养,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草根”文艺队当中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艺队和文化工作者,影响并带动身边更多的文艺爱好者参与其中,使全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呈现出良性循环的大好趋势。
如果说宾阳县的“文艺范”已成燎原之势,那么活跃在各乡镇的文艺队则是一簇簇星星之火。文艺队成员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或有民族舞蹈的传承,或有张口能唱的艺术才华,或擅长乐器演奏,或是对文艺有着高涨的热情,他们怀揣着文艺梦,一步步走向文艺大展演舞台。
百合文艺队:
传承壮文化传递民族情
在宾阳县第五届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舞蹈类比赛中,有一支身着蓝色壮族服饰的文艺队特别引人注目。他们表演了壮乡特色鲜明的《扁担舞》:手持扁担,相互敲击,敲击的音律就是舞蹈伴奏,表现蓝衣壮人民插秧、收割、打谷、舂米等劳作过程,传递着劳作时欢快的心情。这支文艺队就是该县名声远播的露圩镇百合村委文艺队。
这支文艺队的舞蹈编排人黄泽俭已经71岁高龄,他说,扁担舞是自娱性的民间舞蹈,表现蓝衣壮人民生产劳动的过程和祝贺丰收的愉快心情,展现了壮族祖先们的能歌善舞。为了让蓝衣壮文化为更多人所知,露圩镇文化站站长黄树森积极为百合村委文艺队联系演出,带领文艺队到周边市县交流学习,把蓝衣壮文化推上更大的舞台。如今,在“三月三”壮乡歌圩、“四月八”圩逢节、“五月十三”关公诞等民族节日庆典的舞台上,都有百合文艺队的热情舞蹈和欢快对歌。具有蓝衣壮特色的《扁担舞》《竹筒舞》《打钱尺》等舞蹈也被选送参加市、县的比赛和演出。
在百合村委文艺队的带动下,露圩镇的文艺队发展到15支。蓝衣壮文化得到发掘光大,极具民族特色的《打钱尺》《竹筒舞》被确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