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阿婆手巧,一针一线很麻利 记者 刘增璇 摄
骆彩云老人的手工小布鞋非常精美 记者 刘增璇 摄
骆阿婆的婴儿布鞋颇具民族特色 记者 刘增璇 摄
手工制作布鞋,在我国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据考证,最早的手工布鞋是在山西侯马出土的西周武士跪像所穿的布鞋。因为鞋底、鞋面等完全用手工制作,也被人称之为“ 千层底”布鞋,缝制一双婴儿布鞋,至少需要缝制上千针。在南宁,有这样一位年过七旬的阿婆,不用戴眼镜也能穿针引线缝制千层底布鞋,传承着这一古老手艺。
穿针引线不戴眼镜
一针一线缝布鞋,是70岁骆彩云阿婆的拿手好戏。昨日下午,在碧湖路骆阿婆租住的房子里,她正坐在床边,裁剪布料、穿针引线,做着手工布鞋。虽然年过古稀,但阿婆娴熟的手法却毫不迟缓,而且穿针引线不用戴眼镜,动作相当麻利。
制作一双手工布鞋需十几道工序,仅是做鞋底需要的原料工具就相当讲究。“手工布鞋第一个步骤便是剪鞋底,做布鞋最讲究的是铺鞋底。”骆阿婆说着,就把她缝制好的一袋鞋底拿给记者看,每张鞋底都是一层布一层布地叠好,再用针线一针针地将其缝合。“制作一张鞋底需要七层布料,剪出形状后,再用针线缝好,做完还要在外面加上一层美观一点的棉布。纳好鞋底,最后再进行修边,一张鞋底才算做好。”骆阿婆说。
这只是制作手工布鞋的第一个步骤,接下来的第二步便是制作鞋面。“别看这个鞋面那么薄,其实有三层布料。鞋面的制作也要讲究一定的美感,讲究图案的对称性。”骆阿姨一边拿出一张布料进行比划,一边介绍说。剪裁出鞋面的形状后,再进行缝制,修边,就将鞋面制作出来了。
一针一线,都需要极大的耐心才能完成。记者拿了一只织好的婴儿布鞋粗略数了一下,有500多针,而织一双,则意味着有上千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