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堂屋第一道门门楣上的“恩赐九品”牌匾
正堂屋二道门楣上的“寿如松乔”牌匾,上面清晰记录着牌匾来历和年限。
为何建防御工事?
土匪横行让邓氏居安思危
晚清建筑多以青砖黛瓦为主,为何“72道门”却是红砖红瓦?既然建的是民宅,为何设有防御工事?邓家后人邓才哲解释了其中缘由。
邓才哲说,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和族人相传,因为先人并非大富大贵之人,为建这座大宅,邓致辉3兄弟拼命挣钱,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当时青砖黛瓦是主流,但价格却比红砖红瓦高出很多,为了减少开支,3兄弟决定用红砖红瓦,没想到歪打正着,建成后反而远近闻名。至于当时为何费尽心思、花大价钱也要建防御设施,主要是因为形势所逼。1864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太平军战败一路逃跑,地方土匪冒充太平溃军抢夺钱财的事时有发生;因此邓家子孙特别要求设计师,要把宅子建成具有防盗、防守自卫功能的坚固城池。
设计师遵循邓氏的要求,仿造宫城建筑,为邓家大院设有瞭望口,两侧小门和后面两个小拱门,均是易守难攻的出入口;宅子虽是中轴对称风格,但里面道路回环曲折,门洞错落复杂,仿佛八卦迷宫,易守难攻,利于御敌。由于邓氏子孙有先见之明,让族人和村人在后期的战乱中免受被欺凌之苦。在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土匪横行期间,邓氏子孙组织村中壮丁把守宅门,家属女眷躲在屋内,几次躲过被扫荡欺凌之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