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话情韵·魅力江南 10
南宁平话:“集体记忆”能否变成城市名片?
10年前,记者在采访中几度观看了南宁平话师公戏《大酬雷》表演。
《大酬雷》是南宁平话师公在各种祭祀场合中表演的传统剧目之一,它生动地展现了古人对雷神的敬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包括师公戏在内的丰富多彩的平话文化,是许多南宁人的集体记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努力把它打造成南宁的“城市名片”之一。
平话:从宋代“走来”的古老语言
根据一些学者的考证,南宁平话师公戏(即傩戏)散布于南宁市平话方言区的各个村落,它由古时的“军傩”演变而来。
说到“军傩”,就不能不说屯兵。《宋史》记载,“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增置雄略指挥,广州、桂州各二,全州、容州各一……以四千人守邕州(今南宁)”。除了屯兵,唐宋以后,北方汉族先民因当官、贬谪、经商、避乱等原因零散进入广西。来自各地移民的不同方言,在桂林、柳州、南宁等地交流融合,并受壮、侗等世居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逐渐形成一种汉语方言——“平话”。
有军队驻扎,“军傩”便应运而生。它是古代军队在出征、演武、节庆或祭祀仪式中,由戴面具的大批官兵起舞,用“平话”高声吟唱,兼具祭祀、训练、娱乐的功能。后来,“军傩”演变成一种在官方祭祀、民间庙会等场合表演的祭祀形式。这虽然是有待进一步考证的观点,但由此可见平话和平话文化的源远流长。
以《大酬雷》为代表的平话师公戏,在2005年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被从东盟国家远道而来的多名舞蹈家好奇地观赏过;在南宁平话方言区的各个村落,每逢“龙母诞”、“土地诞”等节庆,也热烈地上演过。平话文化,通过这些戏剧展示风韵。
“新方言”:多民族融合的缩影
记者查阅文献发现,平话在广西的历史比粤语长得多。如,民国26年(1937年)所编的《广西邕宁县志》记载,“兹就当地交际,而定为固有之音者则有四。所谓官,平,土,白是也。自中原南迁者为官话,衍为平话,来自广东者为白话,余为土话……然总以平话为流通。”
这就是说,南宁有四种通用语言,官话、平话、土话(即壮语)和白话。平话是南迁的汉族先民带来的,白话(粤语)从广东传来,壮语则是本地少数民族方言。一些文献还记载,明末清初,白话随广东商人溯西江而上,传到南宁。民国时期,大量广东难民涌入南宁市区定居,才使南宁白话取代了平话,成为主要方言。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民族融合过程中,由于受到各路语言的影响,平话在发音和词汇上糅合了壮语、南宁白话等。因而,如今的平话,听起来与汉语就很不相同了。
目前,广西以平话为母语的约有数百万人,分为桂南平话片和桂北平话片。桂南平话为平话语言的源头,其中江南区亭子平话被认为是最纯正的平话群体。据史料和平话族谱记载,现在的江南亭子,古称“平南村”,平南村的名字一直沿用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才分为亭子和白沙两个村。目前,江南区仍有30多万人以平话为母语。
平话文化:民族文化的结晶
除了师公戏,平话文化还体现在民歌文化上。平话民歌,风格和形式借鉴壮族歌谣、粤剧、邕剧特点,主要代表有疍家咸水叹歌、平话山歌、平话师公戏等。
歌者和舞者们常常伫立于庙宇、祠堂和名人宅院,表演戏剧和歌曲。
江南区现存有多座平话人的庙宇和祠堂,普遍呈现出平话人汉、壮结合的文化信仰。如福建园街道白沙村的雷庙,最早由壮族人修建,用于供奉壮族人崇敬的雷神,后由平话人在旁边修建狄武襄公祠,专门用于供奉平话人先祖狄青的塑像。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平话人还呈现出有别于中原汉族和当地壮族的生活习惯、礼仪。江南平话人还对元宵、端午等汉族节庆文化进行了因地制宜的“改造”,形成了“菠萝岭元宵花灯节”和“扬美龙舟上水节”两个独特的传统节庆文化,至今仍广受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