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古宅
他不识字请人写招牌遭羞辱
“李氏粥铺”成“李氏弱铺”
儿子刻苦读书高中进士,建豪宅扬眉吐气
这座古宅,蕴藏着李氏家族的悲欢故事
古宅前庭院落沧桑古朴
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建圩,距今已有370年,曾经是明清时期茶马古道的重要交通枢纽。目前,那陈镇还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建筑,其中一李姓古宅保存较为完好,至今其后人还在居住。据了解,该户先祖是200年前从大塘镇迁来,最初在那陈圩路旁搭起一个草棚卖粥,由于是外来户,自己又目不识丁,生意越做越大,却依然被人寻机羞辱。于是李氏先祖立誓要让儿子刻苦读书求取功名。就这样,李氏家族发奋图强,后来不但儿子高中进士,还大兴土木建起了豪宅,成为当地的名门大户。
艰苦创业
李氏先祖
搭草棚摆摊卖粥
李氏古宅位于那陈旧街370号,始建年代虽不可考,但通过其腐朽的木柱、斑驳的瓦当可以看出,这座古宅已饱经沧桑。李凤桓今年已经83岁了,当年就曾出生在这座古宅里,他是现在李氏家族中的最年长者。据李凤桓说,根据家谱记载,李氏族人在那陈镇已经有十多代人了,如今还生活在当地的李姓有20多户。每年清明,移居在广东等地的李氏后代会纷纷赶回来祭祖。“就在这个院子里,最少要摆8桌才能坐得下。”另外,关于李氏家族最初的创业史,以及曾经因为不识字所遭受的羞辱故事,也通过后人代代相传至今。
明清时期,北部湾地区海上贸易较为发达,大批商船往来于钦州港以及南洋各地,运出的主要是“廉盐”,还有生丝、茶叶、布匹、纸张、药材和陶瓷等,换回的则是安南(现越南)大米、冰糖、胡椒、砂仁、竹木以及香料。而那陈作为当时茶马古道的交通枢纽,逐渐繁盛成圩,过往商贾、马帮,都要在此歇歇脚。
李氏先祖原本是现今良庆区大塘镇人,以当时的地理条件来看,算是穷乡僻壤,用现在的话说相当于“没有发展前景”。大约200年前,大塘镇一位李氏先祖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主动迁移到当时比较繁华的那陈圩,在路旁搭了间茅草棚,支起一口大锅卖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