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十二五”期间,我市档案事业发展条件明显改善,创新工作走在全区行业前列。争取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和服务“两个建成”战略目标的档案事业发展新体系,基本形成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新格局。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投入档案事业经费46119.62万元。尤其是创新工作走在了全区行业的前列。市、县(区)两级档案馆依法更名为“国家档案馆”,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档案馆全部更名的城市。兴宁区国家档案馆填补了我市国家一级档案馆的空白。《档案法》列入全市“六五”普法考试。为全市行政村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建立个人档案。制定地方档案管理办法全区首创。档案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评。残疾人证档案、农村五保供养档案建档工作成为全区的榜样和示范。南宁市国家档案馆新馆设计融入档案文化、民族文化、绿色环保等理念,建设具有现代气息、民族风格、南方特色的标志性文化建筑。
在国家档案馆新馆项目建设方面,全市新馆建设总规模79282.46平方米,总投资51255.73万元,已完成投资34582.83万元。市国家档案馆新馆概算投资34082万元,已完成投资17014万元,进入全面装饰安装阶段。12个县(区)档案馆列入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建设总规模45985.96平方米,计划投资17172.90万元,已投入6171.22万元;截至去年年底,已建成投入使用3个,在建8个,初步设计1个,有望成为全国率先实现市、县两级档案馆建设达到国家标准的城市。
今年我市将全面制定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面深化“三个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档案服务能力、全面加强依法治档工作、着力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着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着力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