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香火龙。 (记者 潘浩)
这支舞龙队伍来自青秀区青龙江舞龙艺术团,队员来自大部分长塘镇楞仲坡。近日,记者来到这个传承着300年龙“魂”,人人都会舞龙的村落。
舞动了300余年的芭蕉龙
楞仲坡位于青秀区南部,是一个有1000多人的村落,山清水秀,周围种满了芭蕉树,巨大的蕉叶在风中沙沙作响。
芭蕉是灾荒时可充饥救命的南方特有植物,在当地植物中芭蕉叶子最大,树干笔直,霜打火烧心不死,寓意耿直专心的民族精神。周建孟给记者介绍说,“芭蕉香火龙”据传是人们对龙在天旱时舍身变芭蕉救民之举的感恩情结体现。相传300年前,长塘镇一带大旱,在当地修炼的南海龙王太子巴龙化身芭蕉林,供缺粮的百姓摘蕉叶,剥蕉秆充饥度过灾荒,不料反被玉帝责罚。长塘百姓得知后,集体以芭蕉叶为衣,起舞告天为巴龙请愿。有一年正月十八,长塘镇上空雷鸣电闪,接着倾盆大雨,长塘湾漂来许多芭蕉树,其中有个木刻的笑佛栩栩如生,几天都不被大水冲走,人们认为是巴龙显灵,就把它立为土地神供奉,视为菩萨。之后,逢年过节特别是农历正月十八,当地人就会用芭蕉叶扎龙插香,在田间地头舞“芭蕉香火龙”纪念巴龙、祈福。
芭蕉龙沿袭300余年,成为楞仲坡的重要传统。
楞仲坡村民个个会舞龙
“我们坡无论大人小孩,个个都会舞龙,个个都有扎龙。”青龙江舞龙艺术团团长周建孟说。
长塘镇楞仲村壮族芭蕉龙队由楞仲坡农民组成,他们白天劳作,晚上排练到深夜。
楞仲坡芭蕉龙队舞的是一公一母两条龙,公龙肚子是红色的,脊梁用枯黄的芭蕉叶扎制,绿中带黄,看起来威风凛凛,母龙是纯绿色的。周建孟向记者介绍说,楞仲坡的芭蕉香火龙是原生态的,不管是舞龙所用的龙身和引珠,还是队员身上所穿的衣服,全是芭蕉叶做的,连鞋子都是现编的草鞋。“舞龙所用的所有道具和衣服都是我们队员自己做。每表演一次,我们就做一次龙身和衣服。” 周建孟说。
芭蕉龙深受村民喜爱,李芬玲是从外地嫁到楞仲坡的,加入芭蕉龙队已经4年了。记者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和几个女孩子排练舞龙的动作。醒龙、龙翻身、龙戏珠、龙驾雾、龙降雨、谢龙、请龙归潭……动作一气呵成,十分精彩。
楞仲坡芭蕉香火龙队舞出了名气,逢年过节或重大喜庆日都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与其他原生态民间民俗活动一起为亲朋好友以及远道而来的客人摆下一道民俗盛宴。
芭蕉龙后继有人
楞仲坡村民一般10岁左右开始学习舞龙,有些甚至更早,男女都教习。楞仲坡还对芭蕉香火龙进行了改革创新,由原来的九节龙身改为七节龙身,使得舞龙队员舞起来更轻便灵活。
“现在学习芭蕉龙的人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年轻化。”作为芭蕉香火龙的传承人,能将这门传统艺术发扬光大是周建孟最大的心愿。记者了解到,目前长塘镇将芭蕉龙表演、制作班开进校园,作为学生的课外兴趣实践课,进一步拓宽芭蕉龙传承人的来源范围。周建孟作为长塘镇中心学校的编外老师,每周都去教学生舞芭蕉香火龙和制作芭蕉龙。上林、马山、良庆等地不少村屯也邀请楞仲坡的芭蕉香火龙队伍到当地去表演和教授。
2011年6月,楞仲坡芭蕉香火龙代表广西参加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舞龙大赛,获得金奖。同年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审组评估,正式授予青秀区“中国芭蕉香火龙之乡”称号。
目前青秀区对楞仲坡芭蕉龙头、龙身、龙尾、龙衣竹编、草编、芒编等相关民间制作工艺等相关产品进行了初步开发,并利用这一文化品牌,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弘扬原生态龙文化,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等事业跃上新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