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灯光通明的广西区图书馆自习室里,南宁市的初中生小廖静静地看书复习,10年过去了,小廖已是一名大四学生。如今,小廖去自习室的时间少了,但她喜欢用图书馆的自动借还书系统借书,因为随时能借能还,很方便。
在宽敞的广西区图书馆中文报刊借阅室里,南宁市的一名女工人郑维球,每个星期都要挤公交车去图书馆借书,那时借阅图书全凭手工搜索,借一本书程序很麻烦。10年过去了,郑女士退休了,她仍是图书馆的常客,如今她用目录检索系统找书,速度很快。
在科技行业奋战了半辈子的杨兆奎老先生,喜欢泡图书馆,杨老说:“应该用‘三多’来描述区图书馆10多年来的发展——读者多,馆藏多,设备多……”
工人郑维球:
从“无兴趣借书”到“自选商场”
郑维球女士,短发齐耳,身着红衣。11月6日,她静静地坐在区图书馆一楼的中文报刊借阅室里翻看报刊,她说:“只要有空,我都会到图书馆来看报读书。”
10年前,郑女士喜欢从几公里外的家中挤公交车到区图书馆看书,当时身为工人的她对知识特别渴望,一心想自学园艺,却苦于无理论指导,广西区图书馆便成了她的寄托。
在那个图书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郑女士几次拿着书牌让管理人员翻找书籍,可长时间的等待结果却是失望。“繁琐、效率低、我就没有兴趣再借了。”郑女士说。
10年后,广西区图书馆图书馆藏数量大大增加,同时还有先进的图书目录搜索系统,有24小时电子借书设备、有网上图书馆,找书借书成了简单便捷的事。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政府投入的不断提高,广西区图书馆的条件得以改善。购书经费由2005年的223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600万元,至2010年底,馆藏文献总量248多万册(件),数字资源总量28TB。
“书一多,我又想起当年对园艺知识的热爱了。”于是,退休了的郑女士成为了广西区图书馆的常客,有时一待就是一整天,通过自身的努力,郑女士最终成功考取初级园艺师证。
过后,圆了“园艺梦”的郑女士又对中医养生产生兴趣,她便到区图书馆学习用目录检索系统找书。只见郑女士站在公共检索区的电脑前,熟练地进行目录检索,在键入《名医内科效验金方》后,迅速找到了搜索结果。接着,郑女士马上记下索书号,径直走上图书馆二楼的中文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室,很快找到书目,然后找位置坐下认真看起书来。
“现在的广西区图书馆就好像自选商场一样,种类多、选择自由、操作简单,10年前与现在真是没法比!”郑女士笑着说。
科技工作者杨兆奎:
区图书馆的“三多”感叹
从事科技工作的杨兆奎老先生,年过七旬,记者看见他时,他一头白发在图书馆里格外显眼。只见杨老先生正襟危坐,头微偏,右手握着圆珠笔,一笔一划地抄写笔记,口中不时念念有词。
原来杨先生正在抄写与化学药剂相关的知识。广西区图书馆为方便读者获取资料,馆内设有资料复印点等等,设施完善。那么,杨先生为何不选择复印而选择手抄呢?原来,杨先生认为自己上了年纪,看不清楚复印的资料,更重要的是,手抄让他想起10多年前在图书馆埋头苦读的时光。
怀旧之余,杨老先生更多的是感慨区图书馆这几年的飞速发展。“我认为应该用‘三多’来描述广西区图书馆这10年的发展:读者多,馆藏多,设备多。”杨先生说,广西区图书馆在2009年接待读者137万人次,2010年为152人次,在2011年更是突破209万人次。
大学生小廖:
“自动化借还书”带来的幸福感
“先按借书按钮,然后刷借书卡,输入密码后点击借书数量,按确定借阅按钮,最后按打印就可以自助借书了。”小廖站在自助借还书系统前,向记者展示自己平时如何在广西区图书馆里借书。
小廖,是广西一所高校大四学生,南宁人,从初中开始就喜欢到区图书馆看书。
7年前,高中就读的小廖经常与同学到广西区图书馆自习。小廖回忆,图书馆当时是南宁二中、三中同学高中期间最重要的自习室。特别是寒暑假,每天上午8时许,很多高中生就赶到图书馆门口,等着进自习室自习。中午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下午继续复习。
大学时代,小廖依旧喜欢到区图书馆看书。“我想借图书馆的书回家,恰好又碰上很多人排队,有时就没耐心等了。”最近两年,广西区图书馆有了自助借还书系统,小廖在自助借还书系统上享受着“自动化”带来的便利。
每学年要写论文时,小廖都要到广西区图书馆查询各种资料。“有时候网上查询到的文献只显示了关键词、摘要,想看详细的内容却要另外付费。但到图书馆查询资料,不但方便,还不用钱。”
自2008年4月,广西区图书馆率先在全区实行向本馆持借书证读者免费开放商业数据资源,电子图书、数字期刊、学位论文、少儿漫画电子图书等商业数据库,使广大读者足不出户,24小时都能通过互联网利用广西图书馆购置的大量商业数字资源。24小时的图书资源让小廖再一次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幸福感。
10年间,广西区图书馆的馆舍重新装修了,设备更先进了,公益性文化活动更多了,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前来读报看书,连盲人也能在盲人阅读室上网冲浪了。
如今到图书馆看报读书、浏览数字图书馆,听八桂讲坛、看精品视频、欣赏广图展览成了南宁人的新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