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命的逝去,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留守儿童的安全监管有何难点?相关部门如何加强安全教育工作?记者昨日对自治区妇联等相关人士进行了采访。
幼儿园周末监管确实是难点
此次悲剧发生在3月9日,星期六,农村留守儿童多在老人的监护之下,即使父母一方没有外出打工,也往往因为忙于生计而对孩子疏于监管,周末更是如此。
昨日,管理着4所民办农村幼儿园的廖园长告诉记者,老人监管留守儿童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平时幼儿园只能通过宣传栏、演情景剧等形式,对孩子进行防火、防水等安全教育,在家长会的时候,也会反复强调安全问题。周末的监管更难,即使父母有一方没有外出打工的,周末也往往因要工作而没空照顾孩子;有的把孩子锁在家,有的则把孩子托给邻居帮照看。
廖园长表示,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方面本来想开个周末托管班,但物价等部门对收费有明确规定,幼儿园只能收取保育费、教育费和伙食费,全托制的幼儿园还可收一项住宿费;除此之外,不允许收其他的任何费用,所以周末托管班只能作罢。目前最主要的还是让监护人能提高对孩子的监管意识,但要真正做好也很难,这在农村也是较普遍的现象。
今年将新建50个“儿童家园”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中,对儿童与社会环境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90%以上的城乡社区建设1所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等服务的儿童之家。昨日,记者从自治区妇联了解到,目前全区已经建立的儿童之家1373个,2012年自治区妇联另外新启动了“儿童家园”的建设工作。去年全区已建成20个“儿童家园”以及3个国家级的“儿童友好家园”。妇儿工委的覃主任介绍说,今年全区要再建50个“儿童家园”。
“‘儿童家园’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助作用还是挺大的。”覃主任告诉记者,“儿童家园”主要设立在社区、农村,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活动场所。在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20个“儿童家园”当中,柳州鹿寨县中渡镇长盛村儿童家园就开展得比较好。在那里,利用社区的场所建立起了“儿童家园”,项目资助的资金就用于硬件的建设,比如购置图书、滑梯、益智类的玩具等。每天下午放学后,面对社区的孩子免费开放1个小时左右,有志愿者和社区指定的兼职人员在“儿童家园”对孩子进行管理和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社区的家长也配合共同管理。“‘儿童家园’建设之前,社区的孩子没有文化娱乐的地方,放学后四处游玩。现在来了‘儿童家园’,他们有同伴,有人管。”覃主任说。
据介绍,早期建立的“儿童之家”发挥的作用和“儿童家园”是一样的。自治区妇联儿童部的梁部长说,当初建设“儿童之家”正是由于发现了留守儿童无人看管而发生危险的隐患,“如果有一个活动阵地吸引孩子们,能相对降低一些危险。”于是,自治区妇联几年前便开始在社区、学校、村委会等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起“儿童之家”,“孩子的文化生活确实丰富了一些,但是由于无专职人员和专项资金的投入,效果不一。”梁部长说。
“所以,未来我们关爱留守儿童的落脚点还是在通过搭建‘儿童家园’这个平台,推动政府和社区力量来支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覃主任说。
将建农村帮扶留守儿童信息库
昨日,记者在自治区妇联采访时了解到,目前自治区团区委、区妇联等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的通知》,活动将持续开展到今年10月份,当中首先就提出各县级团委要会同教育局,对全县所有中小学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当地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情况,要建立需要帮扶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
团委还将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发一套自护教育课程,要对全区所有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至少一次集中安全自护教育活动;在农村留守儿童聚集的地区可举办“自护教育训练营”,教会农村留守儿童如何应对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如面临自然灾害、意外情况时的避险逃生和自救互救、受侵害时的自我保护等方面比较系统的强化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