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壮瑶医药是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医学瑰宝。如何振兴中医药、壮瑶医药,打造民族医药本土特色?记者昨日从市卫生局获悉,我市正组织实施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八大重点工程,至2015年,实现万人口中中医民族医床λ达5.43 张、中医民族医执业医师达到2.72 人,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民族医科和中医药房,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等八个核心目标。
●突破民族医药发展难题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3.50%的乡镇卫生院开设了中医科,覆盖率比2011年分别提高19.23%和32.73个百分点;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卫生院、社区服务站和村卫生所的比例分别提高到了100%、93.50%、91.38%和67.41%,较2011年分别提高了19.23%、32.53%、7.18%和3.51%。南宁市已成为全区基层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步伐最快的城市之一。
为应对壮瑶医药优势正逐渐弱化,打造民族医药本土特色,我市续出台《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壮瑶医药振兴计划》和《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八大重点工程实施方案》等3个文件,力求突破壮瑶医药在理论及服务体系建设、产业化进程、名老专家医技延续和传承等方面遇到的重点难题。
其中,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八大重点工程具体包括:中医药壮瑶医药示范建设工程、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中医药民族医药继承创新工程、中医药民族医药人队伍建设工程、中医药民族医药制造业优化升级发展工程、国家基本药物及重大疾病原料药南宁基地建设工程、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健康业建设工程和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工程。
●逐步新增中医民族医院
根据工程计划,构建以市级中医医院为龙头,以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民族医科、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至2015年,全市将重点建设2家市级三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1个“国医堂”,将市中医医院建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规划建设1家以市第七人民医院“朱琏针灸”品牌和特色优势为主的市级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
同时,还将改扩建7 家县级中医医院,在城区逐步新增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2个“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民族医重点专科培育项目、第一批12个自治区级基层中医药民族医药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16 名基层中(壮)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项目,建设1个市级、6个县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2至3个中医民族医预防保健服务科室(“治δ病”中心),为100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配置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包。
据介绍,全面实施民族医药发展八大重点工程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提高中医民族医诊疗水平、提升中医药民族医药自主创新力以及扩大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规模,特别是增进百姓优先采用中医药民族医药,有效发挥其“简便验廉”特色优势、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方面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