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投资400亿 生态水城展新颜
竹排江两岸绿树成荫。记者 梁枫 摄
择水而居是人类居住繁衍过程中的自然选择,也是一缕挥抹不去的情思。南宁自然也离不开水的灵动和内涵。昨日,水利部珠江委率队来到南宁就《南宁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行审查及现场调研。据悉,南宁市将用3年时间,投资400多亿元来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南宁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案已初步制定完毕,根据方案,南宁市将用3年时间,投资400多亿元,以水城建设和清洁乡村水利建设(农田水利节水改造、人饮工程建设、水源地保护等)为重点,围绕水管理、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和水文化五个方面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
据悉,南宁市被列为全国第一批4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南宁是广西唯一一个入选的城市)。试点后,将争取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为南宁市打造一张新的靓丽城市名片。本次试点建设期为2013年—2015年,巩固提升期为2016年—2020年。估算总投资为619.45亿元,其中,试点期投资417.89亿元,巩固期投资201.56亿元。据2013年统计,南宁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投资约为90亿元,已实施老口航运枢纽、邕宁水利枢纽、邕宁防洪堤以及邕江两岸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今后几年投资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
根据方案,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共有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河湖景观、湿地保护在内的13类工程项目,试点建设范围为南宁市所辖六县六区。在市内,南宁将提升滨水景观系统,其中依托相思湖、南湖、五象湖等六个大湖打造六大水主题公园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相关新闻:
南宁3年打造“亲水长廊”
构筑一江两库两渠六环十八河一百湖格局
根据方案,南宁水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今后将变成什么样?有什么亮点?记者为你一一进行解读。
中心城区水系总体布局
形成湖映青山水绕绿城景象
既然是打造“水城”,自然离不开一批滨水景观的打造。根据方案,在满足防汛排涝、补水、内河航运等基本功能前提下,系统协调“水、岸、绿、船、桥、房”等控制要素,在全市水系总体结构基础上,突出建设滨水景观、休闲旅游等功能的重点水系。以构筑骨干景观轴线、突出生态旅游功能,为水城规划建设起到导向作用。
据了解,南宁市中心城区的水系总体结构布局为“一江、两库、两渠、六环、十八河、一百湖”,即以南宁市的母亲河“邕江”为核心,上下游老口航运枢纽、邕宁水利枢纽为基础,通过建设两条补水引水干渠引水入城、连通六大环城水系、整治十八条城市内河、恢复和增设一百个大小湖泊,实现“水畅、水清、岸绿、景美”和“湖映青山,水绕绿城”的水生态体系。
城市滨水景观系统
一轴四核十八廊多节点
滨水景观系统根据中心城区水系总体布局原则,结合水系规划的总体布局将形成:“一轴、四核、十八廊、多节点”的网络状滨水景观结构系统。
一轴:以邕江为纽带的现代都市景观轴,3—5年建设邕宁梯级水利枢纽,将邕江城区河段的常水位提升至67米,形成稳定的水面景观。
四核:结合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青秀山风景名胜区、五象岭森林公园和牛湾郊野公园形成滨水四大城市“绿核”。
十八廊:即对城市生态景观产生重要影响的18条城市内河景观廊道,内河水体结合两岸绿化景观形成“鱼刺型”的景观廊道深入城市腹地,包括心圩江、可利江、竹排江、朝阳溪、良凤江等。
多节点:依托相思湖、南湖、五象湖等六个大湖打造水城最具魅力的六大水主题公园,使其成为吸引人气的“磁石”,加速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与更新。此外,结合内湖造湖打造多个河湖公园,每个公园均以“水”为中心景观,因其尺度、现状环境、所处区位等特征不同,可规划成风格各异的主题,如自然风光型、运动游乐型、家庭活动型、动植物观赏型等,由此形成南宁市网络状的水景观与游憩系统。
湿地布局
5条生态廊道提升生态活力
昔日臭水沟,如今花满河。南宁市在竹排江、南湖公园—竹排江连通渠等多条城市内河上“栽花种草”,利用生态浮岛技术和湿地景观技术净化水质,堪称生态治水与智慧的经典案例。根据方案,为了利用南宁向心水系的内河水道,南宁将建立生物廊道与生态绿带建设,恢复生物栖息地或者迁徙通道,实施引鸟进城、引动物进城,提高南宁市区的生态活力和景观魅力,优先设置5条生态廊道:可利江湿地廊道、心圩江湿地廊道、竹排江湿地廊道生态恢复工程、良凤江湿地廊道、八尺江河道生态安全与景观设计。
同时,还开展以水库(湖泊)、城市内河为主的湿地保护,试点期内,将建设西津国家湿地公园、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大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并结合市区18条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18条河道湿地廊道。另外,还加强现有大王滩、天雹等2个水利风景区的管理、维护和保护。以龙门、金沙湖、屯六、大龙洞水库为重点,新增4个水利风景区。
■专家说法
水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要贯穿生态学原理
特邀水利专家、博士生导师 蔡德所
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是一个少见的、非常好的报告。实际上,南宁在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早就开始了,特别是对城市水系总体格局“一江、两库、两渠、六环、十八河、一百湖”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成效非常显著,力度也非常大。
作为专门研究水利的科技工作者,我有几点建议:第一,南宁水生态文明由供水、防洪、水资源监控、节水、灌渠石漠化治理等组成,这些工程最关键的是贯穿生态学的原理。比如说,老口水利枢纽的建设,考虑到了河流生态系统建设,考虑鱼怎么回流、产卵、鱼儿怎么过这个坝,在这个水利工程当中,融合了生态学的原理。第二,水资源管理中提到的“三条红线”,即开发红线、利用控制红线等也要特别重视。此外,还应该考虑科技方面的支撑,希望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能够引入一些先进研究成果。第三,南宁市打造的“中国水城”的“水”非常关键,比如,水环境的风险调控,不光是水环境,还要朝着水生态风险调控方向去发展。
相关新闻: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今年下半年
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将启动
全区39条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94.4%……昨日下午,自治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市举行,通报了活动开展情况。
据自治区美丽办常务副主任杨丛介绍,2013年4月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综合整治成效明显,乡村面貌大为改观。全区共组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32万多次,清理各类垃圾383.3万吨,清洁水源13.72万处,清捡田间废弃秧盘、薄膜等田间废弃物1.37万吨,清捡田园面积达3057.8万亩,回收农药瓶810多万个,全区39条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94.4%。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得到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自治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公益基金人民币账户收到捐款5855万多元,港币账户收到捐款800多万元。社会各方捐赠水泥等物资折合8.67亿元。环境优化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造福百姓。预计2013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突破6700元,比上年增长12%以上。全区已有1003个乡镇组建了环卫队伍,占乡镇总数的89%;9.52万个村屯配备了保洁员,大部分村屯建立了清洁乡村理事会、制定了文明村规民约。
发布会透露,今年,广西将强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推进“村镇规划集中行动”,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强化村庄和小城镇建设规划编制,强化实施管理,注意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彰显民族特色,保留乡村风貌。同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通屯道路和村屯内道路硬化、排水排污、清洁养殖、绿化美化、农村户用沼气池、农村饮水安全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此外还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资金土地等相关政策支持体系。
广西还将强化重点区域整治和分类指导,着力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农业新兴业态,加快打造以“农家乐”、观光农业园区、森林旅游、农耕文化、民族风情为主的休闲农业,培育生态循环产业链为主的循环农业。抓好驻村工作队管理,同时下半年将启动“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的“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三个专项活动的有关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