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机动车经过桥底时快速行驶溅起污水 本报记者 潘国武 摄
葛村路延长线铁路框架桥底的路面通车后,为葛村路和民主路的通行提供便捷,但烦恼也从不间断:下雨天路面积水,逢雨必涝,市民要穿水鞋通行;晴天时要戴着防尘口罩从铁路框架桥下通过。项目业主南宁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城投公司)24日表示,等审批协调好后即投入整改施工。
反映市民过铁桥下被溅起污水淋湿
24日上午8时许,住长堽村的陈女士用电动车,搭送儿子到民主路金牛桥菜市附近一家幼儿园读书。途经葛村路延长线的铁路框架桥底时,由于近段时间下雨路面积水,水位比较深,陈女士就绕道尽量靠右侧行驶。
没料到,一辆从民主路方向驶来的银白色小轿车,进入铁路框架桥底后加大油门通行,溅起路面积蓄的污水,陈女士母子俩半边大腿被淋湿。随后,银白色小轿车加速往东葛葛村路口跑了。
由于天气冷,陈女士担心穿湿衣服会熬出病来,只好带儿子回家换衣服。
陈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从今年2月下旬开学至今,卢伯伯接送孙子读书时,起码被溅起的污水淋湿过好几次。如今,只要下雨天接送孙子,他都要用雨衣把整个人包裹好,“主要是预防在铁路框架桥底被过路车溅起的污水淋湿”。
除了接送小孩外,长堽村与葛村建政路口一带的居民,在下雨天时要到金牛桥菜市等周边的菜市场买菜,宁可舍近求远绕道行走,也不敢穿过铁路框架桥底。
观察 10分钟有8辆小轿车加速行驶
葛村路铁路框架桥底低于两边路面,呈斜坡状,积水深近10厘米。陈女士说,两个斜坡和铁桥下面的路面两侧,都没设置有能排泄污水的透水口。哪怕下毛毛雨,雨水都会顺着路面往铁桥底流淌。
上午11时40分,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短短1分钟,就有23辆小轿车和31辆电动车往返穿行铁路框架桥底。附近居民反映,上下班高峰期,铁路框架桥底两侧的车子都排起长龙,喇叭声不绝于耳。
采访中,一名男子骑电动车从葛村路穿过铁路框架桥底往民主路方向行驶。在铁路框架桥底,男子见有小车跟在后面,没有主动让道,而是在桥底“霸道”慢行。小车按几次喇叭无果后,只好减速从铁路框架桥底通过。
在10分钟的观察中,记者发现有8辆小车穿过铁路框架桥底时加速行驶,全然不顾旁人的感受。尽管有车主见记者拿相机拍照,过积水处时仍然没有减速。一辆车牌号为桂A××412的白色小轿车,穿过桥底听到路人叫喊声后,才减速下来。
声音三个原因致司机快速冲过桥底
市民在晴朗天气从铁路框架桥底通行时,同样也很烦恼:因为桥底地势低洼,雨天冲刷下来的泥沙经过车辆反复碾压后变成粉尘。只要有车辆快速通过,路面就会扬起滚滚烟尘,曾有电动车手因为无法看清路面而滑倒摔伤。
陈女士说,天晴从铁路框架桥底通行时,同样需要“全副武装”:要戴防尘帽子和防尘口罩。其实,骑电动车或步行也可以绕道行走,但路途远,加上多数市民都急于上班,才跟小车同挤这条捷径。
据了解,以前从葛村路拐上建政路转上园湖路后才能到达民主路。2013年11月,长堽六里铁道口因铁路施工被封闭后,葛村路延长线的铁路框架桥底,成了民主路和长堽村居民往返的捷径,行程缩短很多。
此外,建政园湖路口在上下班高峰期,堵车现象比较严重。有私家车主坦承,从铁路框架桥底行驶可以避开3个红绿灯。不过,记者采访发现,铁路框架桥底一带没有监控录像,没有交警值班,车速不受限制成了司机首选的交通要道。
进展排涝整改方案已上报等待审批
据了解,铁路框架桥底路面的项目业主是南宁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董先生介绍,铁路框架桥底雨天出现内涝的情况,已经引起市政府的重视。今年3月12日,市领导专门为此召集多部门举行现场协调会。
协调会指出,在新排涝整改方案还没有实施之前,如果铁路框架桥底路面出现内涝等情况,由青秀区城管等部门负责抽排路面积水,必要情况下交警部门要配合对交通进行疏导和管制。
由于铁路框架桥底工程还没有移交给管理单位,由业主城投公司加强对铁路框架桥底内涝问题,制定出一套永久排涝的整改方案。董先生说,公司已经在3月20日将整改方案上报到南宁市的相关职能部门了。
除了职能部门对整改方案的审批之外,由于铁路框架桥底属于铁路范围,要由职能部门牵头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董先生说,一旦落实好相关手续之后,他们会马上组织施工单位对铁路框架桥底进行内涝整改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