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小学体育老师来“取经”
▲“壮族迪尺”第一环节——“飞棒”。
▲陆显通示范“壮族迪尺”第二环节——“打拐”。
只用一长一短两根木棒,就可以在田间地头开展一项有趣的竞技运动,这便是“壮族迪尺”。这项在广西有着悠久历史却逐渐被人淡忘的壮族特色体育项目,将再次回归大家的视野——“壮族迪尺”将在南宁各小学推广、传承,同时市有关部门计划在今年“三月三”期间举办专项比赛。
1月24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壮族迪尺”传承基地第一期辅导员培训班在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举行,曾在自治区体育局、自治区群艺馆工作的专家黄德长、方立仁为前来“取经”的来自南宁市各县区的小学体育教师讲解 “壮族迪尺”的历史渊源、打法、技巧以及规范试行比赛规则等。
田间地头的竞技项目
什么是“壮族迪尺”?其实民间的叫法是“打鸡头”或“打勒则”(记者注:也有的地方叫“打拐”或“打尺”)。玩法比较简单,在地上挖个小坑(即“鸡穴”)形成阵地,工具是一长一短两根木棒(长的为“母尺”,短的为“尺子”),便可以两人对局。攻方用“母尺”将“尺子”打出阵地,守方则要空手接“尺子”。一局有三个环节:“飞棒”、“打拐”、“敲鸡头”(记者注:一些地方也称‘撩拐’‘打拐’‘敲鸡’)。
记者注意到,当专家在介绍这个项目时,许多学员有些不明就里,但到了示范课程,大家恍然大悟:我们小时候经常玩这种游戏啊。在田间地头挖一个小坑,随手找一长一短两根木棒,就可以玩了。
确实,“壮族迪尺”是壮族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一种民间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方宁介绍,这项运动来源于壮族人的狩猎传统,远古时代,木棒是人类的主要工具,人类用木棒打野兽,为了投掷得更准确,平时就要练习。后来,狩猎工具得到改进,有了弹弓和弓箭后,不再依靠木棒掷击野兽,这种练习逐渐演变成一种体育竞技活动。
“近年来,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专家和文化工作者深入壮族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并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组织召开‘壮族迪尺’活动研讨会,对‘壮族迪尺’进行全力挖掘、整理、保护和弘扬。如今,‘壮族迪尺’已被列入市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壮族迪尺”将进校园
1月24日晚,记者在网络上进行调查发现,许多“70后”“80后”都表示小时候玩过个游戏,并称“小时候是‘打尺’好手”,但现在很少看到有人玩这个游戏。网友韦先生在南宁市十三中工作,来自扶馁县,他估计山区的农村孩子可能还会玩,“但城里的孩子都是打电子游戏、看电视、写作业,几乎没有孩子会玩‘壮族迪尺’了。虽然我小时候经常玩,但现在听你介绍才知道这是一种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正是因为“壮族迪尺”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计划在全市小学推广这项传统运动,当天举办的“壮族迪尺”传承基地第一期辅导员培训班就是第一步。
“壮族迪尺”要打得好,还要讲究技巧。就像打保龄球一样,虽然容易上手,就算是“菜鸟”也可以打出全倒,但要真正每局都能打倒7个瓶以上,还需要技巧和实力。当天的示范课程就闹出一些笑话,有位学员信心满满地“飞棒”,却由于用力过猛导致“母尺”折断,“尺子”仍稳稳横在“鸡穴”上。而一些学员在第二、第三环节时,“母尺”都没能碰到空中的“尺子”,更不用说把“尺子”打出阵地。
来自南宁市秀安小学的体育老师陆显通是个好手,他自告奋勇地为大家示范。陆显通告诉记者,“壮族迪尺”非常有趣,以前各村各寨的老老少少都爱玩,现在在各小学推广这项运动非常有意义,能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壮族文化传统,“我觉得个活动对现在城里的孩子来说新鲜、新颖,相信一定会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