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文化融合吸引眼球
9月10日至17日这7天的时间里,绿城南宁沉浸在曼妙的歌舞之中,国内外的各家艺术团体与南宁这座美丽的城市上演对手戏,将舞台深入生活,将生活搬上舞台,特别是各国文化碰撞出灿烂的火花,在戏剧的舞台上极大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融合。
曼妙动人的印度歌舞,舞台上印度风情扑面而来;圆润细腻的粤剧唱腔,缓缓讲述璎珞公主与优填王的曲折爱情……南宁市戏剧院以大型粤剧《璎珞传》作为本届戏剧周的开幕大戏,它的艺术魅力为戏剧周的成功举办打出响亮的头炮。《璎珞传》从印度梵剧移植而来,是中国戏曲的一次大胆而有益的尝试,既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加强了中国戏曲与其他东方戏剧的交流合作。在戏剧周期间举行的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大型粤剧《璎珞传》的成功上演,对积极传播南宁本土文化与印度的异国风情,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繁荣首府文化演出市场,提升南宁首府城市的文化高度,积极打开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实,促进戏剧文化融合一直是戏剧周的主旨。有心的观众还记得,在去年的戏剧周舞台上,由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与印尼日惹国立艺术学院、马来西亚国立艺术大学、菲律宾岷达劳国立大学合作呈现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当时,来自四个国家演出团队的表演,让观众通过不同文化视角、不同的表现手法,“穿越”不同文化空间,欣赏到一台多语汇的精彩演出。而在今年,由印尼Bengkel Tari Ayu Bulan剧团带来的印尼黎弓舞《梁祝舞曲飘移》,就让南宁观众大开眼界。他们不仅领略到了来自印尼巴厘岛的异域风情,而且从另一个角度再次咀嚼“梁祝”这一唯美的爱情故事,可谓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一顿丰盛大餐。“如梦似幻”,是观众在评价这部歌舞剧时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具有神秘色彩的金色黎弓舞讲述唯美的梁祝爱情故事,这是一种如“佳人难再得”般的艺术体验,身在斑斓的光影中,观赏充满感染力的黎弓舞,对于在剧场中的每一位观众都是一次美妙的艺术体验。
此外,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带来的精彩独角戏、新加坡Sriwana带来的传统马来舞剧、越南国家Tuong剧院首次献演邕城……这些东盟艺术家们带着满满的诚意前来,而我们的南宁观众也以最热烈的掌声回应了他们。
精品剧目与非遗传承完美融合
南宁市戏剧院的大型南派粤剧《璎珞传》、深圳市粤剧团的现代大型粤剧《驼哥的旗》、广西戏剧院的现代壮剧《第一书记》、福建省泉州市高甲戏传习中心的新编高甲喜剧《范进中举》、贵州省花灯剧院的经典花灯戏《枫染秋渡》……在今年戏剧周舞台上,除了东盟各国的艺术团体献上浓厚异域风情的精彩表演外,来自中国国内的国家级非遗剧种在戏剧周的舞台上魅力绽放,精品剧目与非遗传承完美融合,精彩程度不亚于前述东盟团体的演出。这些剧目在唱念做打、水袖翩跹中展现中国地方戏剧艺术历时弥久、动人弥真的情怀,唤起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温情与敬意,让中华戏曲之花在百花园中绚丽绽放。
记者了解到,贵州省花灯剧院在戏剧周策划之初就积极报名参加。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的一种汉族曲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贵州省群众基础最广泛的地方剧种,因此《枫染秋渡》来到南宁备受瞩目。
花灯戏《枫染秋渡》曾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该剧主要展现了女性大爱的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也展现了贵州丰富的酒文化,弘扬了“真、善、美”的酒品、人品。整个故事放在贵州浓厚的酒文化背景中,充满贵州地域文化特色。记者在《枫染秋渡》演出现场看到,表演结束时,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其中一位演员表现激动,他告诉记者,这掌声证明他们的戏也得到了广西人民的肯定。他还表示,希望能通过演出让更多的人慢慢地了解这些古老的剧种,做好戏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同样,福建省泉州市高甲戏传习中心创演的新编高甲戏《范进中举》,不仅让观众回味古典文学的精彩意境,还欣赏到福建地方戏剧推陈出新带来的视听新享受。该剧全剧采取“三段论式”结构方法,将范进最主要的、最有戏剧性的事件和行动集中在3个板块里展示出来。全剧在人物设置上颇为用心,整台戏只有7个人物,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和行为逻辑。在情节设置上,该剧也是颇具匠心,“休婿”“卖鸡”“拜帖”等脱胎于原著的情节有了新的发挥和创造,有些地方甚至超出了原著的表达范围和层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