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在中华杭州路口指挥疏导交通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梁成龙/文宋延康/图)“哪里交通拥堵,哪里道路设施发生故障,哪里有群众需要救助,我们都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勤务制度改革,建立交警巡逻队伍后,试点大队对路口外的道路管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一方面发生交通事故等突发警情,可以更快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另一方面利用巡逻警力还能及时发现辖区路面设施损坏等影响道路交通的问题,及时处置,把影响降到最低。
“三个三”快速处置交通事故
“长湖立交北往南方向下桥处,刚刚发生了一辆三车追尾事故,请附近警力立即赶赴现场处置。”上午10时许,南宁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发出指令,正巡逻至竹岭立交桥附近的七大队民警洪基清立即赶赴现场,引导驾驶员快处快撤,道路恢复畅通,整个过程耗时不到4分钟。
这是近日发生在南宁街头的一幕。“要在以往,处理速度也会很快,但这一次毫无疑问更快了。”交警七大队大队长欧波告诉记者,当前南宁工地多,道路交通面临巨大压力,尤其是像快速环道这样的交通大动脉,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处理时若能少花2分钟,交通状况会好很多。的确,记者了解到,当天,三车追尾事故发生后,由于一股车道被阻,事故发生后不到2分钟,厢竹大道北往南方向的车流已经开始出现小范围排队现象。
在试点勤务制度改革过程中,交警七大队在组建巡逻组的同时,明确了巡逻组的工作职责。就大队成立的专业巡逻组,分小组分路线进行网格化巡逻:第一网格化为辖区民族大道区域(民族双拥路口至埌东收费站附近),第二个网格化区域为快速环道竹岭立交至葫芦鼎大桥一段。同时,对巡逻组提出“三个三”工作要求,即辖区大队利用监控设备在3分钟内扫过相应区域发现问题,并通报给巡逻民警,巡逻民警需要在3分钟内赶赴现场,并在3分钟内处置完毕。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最近的巡逻民警可以立即赶赴现场,及时处置,最大限度降低影响。”欧波介绍。
专业巡逻组及时修复设施保障畅通
佛子岭路一排隔离栏倒地,影响过往车辆通行;民族大道隔离设施被撞坏,车辆通行不畅……设置在南宁大街小巷的隔离设施,承担着分离车道、引导车辆通行的作用,然而,当护栏、水马、反光锥筒等隔离设施出现损坏,往往会影响沿线交通。
民族大道是南宁交通的一条大动脉,近来因修复整治提升工程施工,民族大道面临着巨大的交通压力。7月31日上午7时12分,交警七大队市府中队巡逻组已经开始巡逻了,当协警刘培朝巡逻至民族大道双拥路一段时,发现了部分水马、隔离护栏倒地的情况。“一块水马倒地就会占用一股车道,若是不能及时修复,会对交通造成影响。”市府中队中队长王永茂感慨地说,巡逻组成立以后,辖区路面隔离设施损坏发现、修复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据介绍,在试点勤务制度改革当中,交警七大队除了成立一支专业的巡逻组,还要求各个路面中队优化警力组建巡逻组,“以点带面”开展辖区路段巡逻工作。七大队大队长欧波介绍,实行勤务制度改革以来,巡逻组在巡逻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由“被动”化为“主动”,大队处置的交通事故、设施修复等警情数量明显增加,一个星期平均100多起,既缩短了警情处置时间,又保障了道路的基本畅通。
“流动警力”助更多车主降低损失
7月28号下午,受到全国第3号台风“银河”的影响,南宁市突降大雨,部分路段出现积水。在中华望州路口,路面上因暴雨积累的雨水让路况变得复杂,两辆小轿车想要迅速穿过积水路段,不料车辆涉水途中熄火,司机被困在积水中。
此时,交警四大队巡逻组的协警陈门顺等人正好巡逻至此。陈门顺立即将现场情况向交警指挥中心汇报,确保被困司机脱离险情后,设立警示标志,并现场疏导过往车辆绕道而行,避免更多意外的发生。
突发事件是不可把控的一类事件,如何在遇到突发事件之时将损失降到最低,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相对于以往通过市民报警,层层通知才能到达现场处理,在勤务制度改革中,交警部门将原先“定”在路口上的部分警力,变成了“流动警力”。随着巡逻密度的增强,他们往往能够在巡逻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也能在险情发生时迅速抵达现场,及时有效进行处置,快速处突,降低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