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老友粉” 还是“老友面”?
这些雕塑承载的文化意义是什么?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记者找到了雕塑的设计者——广西艺术学院石向东教授、林海副教授及其艺术创作团队。听听他们讲述背后的故事。
林海副教授介绍,雕塑的设计指向是南宁市的饮食文化,雕塑再现的是明朝时期古邕州热闹的市集景象。雕塑人物高1.8米—2米,全部用铸铜打造,通过略带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出栩栩如生的市井生活。整个雕塑群从设计到打造完毕,总共耗时近半年。
林海告诉记者,之所以耗时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细节的追求很严苛。“关于到底是‘老友粉’还是‘老友面’,大家起初存在分歧。”林海说,后来,设计团队通过查阅有关老友粉的史料以及咨询专家后,才确定“先有面后有粉”,最终才把设计方案定下来。
类似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就连角色的设定也很有讲究。细心的市民可以发现,酸嘢摊的顾客是两个孩子,而面摊则是两个壮年男子,为何要这么设计呢?林海说,根据生活经验,一般是孩子和女人喜欢吃酸嘢,而男人很少光顾酸嘢摊。另外,酸嘢摊设计成四轮车,目的也是为了展现货郎到处游走的形态。
疑问:
为何特意选 4项生活形态?
有市民疑惑,可以反映南宁人生活形态的例子很多,为何要选择这4项形式来展现呢?
林海说,此前设计团队也有过考虑,曾计划将剃头摊、货郎、邕剧、桂剧等文化表现形式一同做成雕塑,但制作成本比较高。同时,考虑到雕塑选址位于水街、中山路附近,而水街、中山路又是南宁美食最集中的地方。最后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饮食文化。
而选取之初也有过分歧。有人提出了诸如粉饺、卷筒粉等方案,但设计团队在综合考虑了历史渊源、代表性等因素,最终确定了这4项,认为它们最能代表南宁。
另外,有市民还提出,为何选择的都是古人的形象,难道不能与时俱进,让现代人出一下镜?
对此,林海解释,之所以选择古人,是考虑到设计意图展现的是南宁的传统美食,而使用古人的形象,是最好的印证。
有人担心雕塑放在户外,日晒雨淋会不会容易腐蚀。对此林海说,雕塑群全部采用铸铜造成,铜的耐腐性非常强,经过氧化后,在其表面会形成一层保护膜,可以经历很长的时间不坏。
而细心的市民可能会注意到,雕塑均为空心,有市民不免担忧,会不会太脆弱,容易被人破坏?
林海表示,这个市民不用担忧,雕塑虽然是空心的,但壁厚仍有2—3厘米,不会轻易被毁或变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