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造新模式,向“天、山、海”要地
广西在土地资源利用上,积极探索新模式,通过建设高标准厂房和利用低丘缓坡等方式,“向天要地”、“向山要地”、“向海要地”、“向存量要地”,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岁末年初,记者再次走进来宾市河南工业园西区,但见一排排厂房拔地而起,一栋栋房屋整齐划一。有的厂房里已是机声隆隆,有的厂房虚位以待。
据市领导介绍,目前该市已建成标准厂房面积超过110万平方米,为广西之最。从2010年初开始,来宾市就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全部采用3层以上6层以下的结构,改变过去单层结构的建筑,建筑容积率提高了2-6倍,相当于一亩土地上“生”出了2-6亩土地,达到了“向空中要地”的效果。
市领导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市1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全部投入使用后,预计进驻企业总投资可达110亿元。按照自治区关于A类产业园区投资强度每亩需达100万元以上的规定,若来宾市按投资强度110万元/亩测算,110亿元的总投资额用地约需1万亩,而现在标准厂房仅需用地980亩,节约土地9020亩,土地节约率达85%以上。
而兴业县大平山机械产业园则是利用低丘缓坡“向山要地”的典范。2012年8月,国土资源部批准梧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为第一批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兴业县榜上有名。
大平山产业园总规划面积近万亩,将全部利用山上闲荒地。通过实施低丘缓坡试点,至今该县共获得了279.35公顷专项用地指标。已开发征用的110多公顷土地中,不占用一分耕地。
工业“上山”战略还促进了大平山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2亿多元,建成标准厂房3万多平方米,已有50多家企业“上山”入驻。
记者还了解到,柳州市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对7家建在老城区的企业实施“退城(区)进园(区)”战略,先后调剂盘活土地216公顷;防城港市推进企沙东岛区域填海造地,可为该市增加20多公里的深水海岸线和近70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资源。投资18亿元开展的西湾海域环境整治工程,亦可通过填海增加建设用地指标230多公顷。
按照《广西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到今年底,全区单位GDP消耗建设用地面积将从2010年的116.06公顷/亿元下降到60.99公顷/亿元,年均下降9.49%,总体下降47.45%。至2014年10月,广西各地仅盘活存量用地就达到8766.49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