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4月12日在南宁召开的广西《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座谈会上了解到,广西作为气候变化敏感区域,正在经受越来越多的气象灾害考验。为加大对气象灾害的防御,广西除了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外,还将加大对防灾减灾系统的建设,培训一批灾害信息员。
广西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近50年来,广西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69℃,主要以冬季气温上升趋势最为明显,1986年到2009年的24年间,广西共经历了16个暖冬,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后,10年中就有7年是暖冬年。降水呈现春、秋季减少,夏季增多的趋势。此外,广西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出现了明显变化,除了干旱加剧的情况正在困扰广西,强降水事件增多、洪涝频繁,热带气旋影响严重等看似矛盾的现象也同时在广西出现,此外,广西高温天气还明显增多。
有研究表明,路面温度超过60℃的时候,爆胎率也大大增加,如果能监测到高温情况,就可以马上采取限速措施。广西的高速公路越来越多,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建设气象监测系统,哪里有雾,哪里有雨,就可以提前预警。因此,广西计划加大气象监测体系的建设,如增加“千里眼”,加大玉林、崇左、防城港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贺州、贵港、钦州数字化雷达的建设步伐;加快高速公路气象监测系统的建设。
自治区民政厅的代表介绍,灾害信息员已经纳入国家的职业工种,可以取得证书,并且分为5级。今年,广西就争取让乡镇一级的灾害信息员取得证书,他们的职责是对灾害信息进行收集、传递、整理、分析、发布等。这一新的职业,也将让广西的灾害预警、预报、预测及上报方面做得更专业和规范。(记者梁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