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狮山公园惊现“树宝宝”·4所学校将投入使用 6月公布地段划分·邕城菜价“退烧”至平民价 蔬菜瓜果大量上市·南宁公交站牌信息排列颜色将变身 市民可提建议·南宁警方开展禁娼禁赌行动·南宁将以更环保方式处理垃圾 推动生态环保建设·降低室温 北湖路尾居民有“绿色妙方”·南宁市民买到长“鼠耳朵”番茄·800个新品种来南宁参加“蔬菜会”·“信访绿色邮政”可免贴邮票 信访部门说明细·南宁将增大量公交车 建六横三纵格局·广西中高级人才交流会举行 百万年薪吸引眼球·广西居民可免费享受9项卫生服务·备战和谐文艺大展演 马山党政群文“大合唱”·讲孝德列入思想道德建设 “小孝星”受嘉奖·沛鸿中学:壮族元素进校园 体育课可抛绣球
 
今年南宁4.57万人参加高考 体检取消乙肝检测
时间: 2010-05-27 | 文章来源: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李静)今年的高考、中考即将来临,5月26日下午,我市召开2010年招生考试工作会议,部署今年中高考工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吕洁出席会议。

  今年高考将于6月7日、8日进行,中考将于6月24日到26日进行。我市今年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人数为45768人,其中市区20379人。今年参加中考人数为68235人,其中市区26478人。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高考方案保持稳定

  2010年我区高考方案整体上保持稳定,只作了一些必要的调整。主要是:1.外省迁入人员,享受地域性加分,户口迁入时间必须连续满6年。2.英语口语考试一年两次的时间作了调整,第一次考试已安排在2009年12月26日到28日进行,第二次考试已安排在今年4月10日到12日进行。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报名参加一次或两次考试,如参加两次考试的取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记入考生高考信息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不计入总分。3.中职对口和西北农林大学职教招生考试都提前到了4月10日、11日进行。4.今年增加了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服义务兵退役后接受本科教育招生考试,时间已安排在4月10日进行,全区考生都安排在南宁市考试。5.高考体检取消了乙肝项目检测。6.平行志愿投档由原来的14个批次改为12个批次。

  今年我市中考继续采用无纸化阅卷,数学科考试不能使用计算器。

  严肃考风考纪

  高考、中考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涉及千家万户,今年高考我市设了7个考区、共46个考点,市区28个。从方便以及维护考生利益的角度着想,我市选择安排了市区环境条件好、交通方便的28所学校作为考点,尽可能满足学校和考生的要求,就近安排考点考试,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以便更好地发挥考生的水平。

  中考我市共设13个考区150个考点。中考考点安排同样以就近为原则,有两所学校的考生在本校参加考试的,监考员由其他学校老师担任。乡镇学校学生基本上安排在本校考试,一半的监考员由其他学校老师担任。

  为了严肃考风考纪,今年高考考试期间我市各个考点将继续使用“作弊克”无线信号探测仪,严防有组织有预谋地利用现代通讯工具进行团体作弊等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考生进出场期间,考点校内校外均安排公安干警值守。同时,高考、中考期间,我市将派出联络员、督考团成员到考点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纪舞弊事件要进行严肃处理,确保考试质量,提高考试信誉。

  考前要求考生认真阅读《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保证书》并签名确认,使考生增强诚信意识和提高遵守考试纪律的自觉性。

 

 

 
中国--东盟博览会 更多
南宁300万盆鲜花迎盛会
中国—东盟博览会魅力之城 天津展区
·博览会国礼釉下五彩瓷瓶现身 广西画家亲笔绘制
·东盟首批展品运抵南宁 将使用1169个展位创新高
·探索文化新路 广西将举办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
·采购商踊跃报名博览会 区域外国家组团来采购
·第六届博览会布展工作开始启动 增设金融展区
·南宁300万盆鲜花迎盛会
·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特惠措施 服务“主题国”
·东盟展位再创新高 今年博览会和峰会有新亮点
·中国—东盟博览会魅力之城 天津展区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更多
民歌节广西民族风采(二)
“大地飞歌”民族风采展示(四)
·“大地飞歌”民歌弄新意 音乐潮人现场演绎民歌
·2009年民歌节注重"广西阵容" 部分门票8日起发售
·民歌节舞台基本轮廓已呈现 壮锦成主要背景
·20花车32方队“两会一节”期间南宁巡游“狂欢”
·各国艺人:这是一个喜欢民歌的缤纷花园
·南宁“傩”文化
·南宁大鼓:一个人的传奇
·丰富多彩的南宁民歌
·昔日船民邕江边吟唱“水上疍歌”
节庆活动 更多
·“中国—东盟教育文化交流一条街”精彩亮相
·兴宁区“夏日美食狂欢节”
·南宁2008宾阳炮龙节
·横县茉莉花节
·大明山山花旅游节
·三月三歌节
·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2006)
·中国-东盟博览会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版权所有 南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电话: 86-0771-552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