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垃圾围城”已成普遍问题,如何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给市民带来的困扰?11月13日,来自全区各地的相关部门领导齐聚南宁,一起学习如何处理生活垃圾。
先进处理技术引人赞叹
“不就处理垃圾吗,还用学习?”可能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而来自全区各地市政或环卫部门的主管领导认为很有必要。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日益增多的城市生活垃圾实际上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南宁的感受最为突出。作为首府城市,南宁近几年飞速发展,原本深处山坳的城南生活垃圾填埋场,如今却处在了五象新区的核心区。同时,南宁市每天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也从几年前的每天1000多吨,发展到现在每天的2300余吨。这给垃圾处理主管部门带来严重的问题:大量堆积的垃圾必然产生臭气,如何才能让臭气尽可能小地干扰市民生活?
13日,全区各地生活垃圾填埋场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来到南宁市城南生活垃圾填埋场参观。一走进填埋作业区,一行人不由得发出惊叹:只见靠近渗滤液池一端的作业区,面积达数千平方米,一律被黑色的高密度聚乙烯膜覆盖,膜上整齐地压放着砖头,覆膜中心区域还有管道,这是为了集纳垃圾堆积发酵产生的气体;垃圾堆积产生的污水会流进渗滤液池,可站在池边看不见污水,因为整个池子都被盖了起来。
除了对暂停作业的区域和渗滤液池覆盖外,正在作业的区域也采取即填即埋的方式。生活垃圾进场后,先用推土机推平,然后迅速在上面覆盖一层泥土。而对斜坡面的垃圾,泥土无法覆盖怎么办?在现场,几名工人正扛着类似消防水管的工具,对着斜坡面一阵喷洒。液体喷洒到的地方,形成一道混凝土一般的“壳”。
一行人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询问。城南生活垃圾填埋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是该场于今年7月份采用的无土喷涂覆盖技术。使用该项技术的正大公司技术部副部长毕剑松向一行人介绍说,工人们在垃圾堆上喷洒的是液态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迅速凝固,在裸露的垃圾堆上形成一层覆盖膜,加上喷涂材料内含有的除臭剂,能有效阻止垃圾堆积产生臭气及传播。
多地垃圾处理仍用简单工艺
无土覆盖、高密度膜、渗滤液池加盖、风炮雾墙除臭……这些技术措施形成了一道“防护网”,有效阻止了垃圾填埋产生的臭气扩散,但这些技术所需的投入也十分巨大。来自百色下辖一县城的市政部门负责人感叹地说,该县此前一直采用简单的堆放方法,3年前才开始建设垃圾填埋场,与南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相比,落后了很多。
记者随后采访了其他市县市政或环卫部门负责人,不少人都表示,受地方财政投入限制,目前当地的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采用的仍是填埋、覆土的简单工艺。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不少地方也面临着南宁同样的问题:生活垃圾填埋场离居民区越来越近,生活垃圾越来越多。此次现场参观学习,有助于他们回去后解决这一难题。
处理场地建设要按国标执行
在当天的学习中,南宁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还从填埋场的建设、分区填埋的步骤和方法等方面,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一些处理方式比较落后地方的负责人,现场向先进地方的同行们讨教起来。
自治区住建厅城建处相关负责人提醒各地专管垃圾处理的领导,一定要重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据介绍,广西89县市目前已建成生活垃圾处理场(厂)81座,其中垃圾填埋场72座,垃圾焚烧厂9座,少数没有垃圾处理设施的县市,都是与相邻地区合用。
随着国家和地方不断投入,广西垃圾处理场地建设近几年取得较大发展,但在处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少地方垃圾填埋场配套的渗滤液池库容太小,一下暴雨,就会出现垃圾渗滤液处理不及的情况,从而带来渗滤液外泄的安全隐患;处理场地完善了,可不少地方收运系统跟不上,导致垃圾随意倾倒的现象,等等。
该负责人提醒各地,国家住建部会对全国各地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厂)进行无害化评级,因此处理场地的建设和管理一定要严格按国家标准执行。该负责人向与会人士介绍了国家无害化评级方法,提醒参会人员回去后要向当地政府报告,引起地方政府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