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高新区工业园区。 周家志 摄
2013年2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同志在深入南宁考察调研后,明确了南宁的城市发展定位:加快提升南宁首位度,大幅提升首府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贡献力和辐射力,建设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宜居的壮乡首府和具有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园林城市。为贯彻落实彭清华书记关于南宁城市发展定位的要求,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提升南宁首位度的决定》。《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南宁首位度是衡量南宁在广西乃至更大区域发展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程度的指标,南宁首位度越高,集聚功能就越强,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就越强。如何精准发力带领高新人为提升南宁首位度多作贡献是南宁高新区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都在认真思考并切实付诸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
1 为提升南宁首位度多作贡献,高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
高新区是南宁市改革开放的窗口,是全市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和全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是南宁乃至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近年来,高新区比较优势更加明显。
一是高新区体制机制优势进一步提升和强化。南宁高新区是广西唯一的副厅级国家高新区,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为我们配优配强了领导班子。与相思湖新区合并后,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强,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一线部门担任主要领导。实施干部员工全员聘任制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将极大地激发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二是发展空间大面积拓展。继托管心圩街道办、安宁街道办之后,2013年6月,市委、市政府又作出相思湖新区与高新区合并,组建新的高新区的重大决策。经过三次拓区后,高新区辖区面积扩大到148平方公里。2014年2月14日,市委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把南宁综合保税区规划区域整体纳入南宁高新区建设管理范围。这一决定对助推南宁外向型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也是南宁高新区拓展空间、实现腾飞的重大契机。三是高新区面临的区域发展优势得天独厚。中国—东盟合作进入“钻石十年”,国家支持广西建设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珠江—西江经济带即将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这些机遇得天独厚,为高新区下一步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 为提升南宁首位度多作贡献,高新区将实施全新的发展战略
高新区党工委始终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南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拼劲和韧劲,全力以赴推动高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高新区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我们提出了“一个目标、‘四区’定位、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一个目标”是:按照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要求,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产业发达、创新驱动、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美化、承载力强、现代化程度高的国家级创新型特色园区,成为广西开发区和全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四区”定位是:高科技工业发展的首位聚集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总部经济、先进制造及汽车零配件,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亚热带生物利用产业集群,着力培植一批工业产值超100亿元、50亿元、30亿元的旗舰型企业,聚集一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进一步提升工业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快把高新区建设成为示范、辐射、带动全市工业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高地,引领全市工业首位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示范引领区——依托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广告园试点园区、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大力发展软件研发、电子商务、创意设计、中介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抓住我国金融业发展正迈出新步伐,广西正加快启动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等机遇,大力发展金融业。加快聚集高端服务业,引领全市现代服务业首位度。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国家级创新型特色园区,积极探索区校一体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新途径,加快推进人才特区建设,着力支持企业创建自治区级以上技术研发机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发明专利和知识产权,推动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取得新成效,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引领全市创新发展首位度。环境优美的生态模范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完善心圩片区、安宁片区、相思湖片区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相思湖湿地公园的景观和明月湖公园、心圩江—可利江连通渠环境治理,推进“三旧”改造,大力推进南宁“绿城”“水城”和“花城”建设,深入开展“清洁乡村”和“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活动,把高新区打造成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模范工业园区,引领全市城市宜居首位度。
“三步走”是:第一步,到2014年年底,全部工业总产值达80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增幅达35%以上,达到132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7亿元以上,为建成千亿元产值园区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步,到2015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7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增幅达35%以上,达到15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0亿元以上,国家级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取得新成效。第三步,到2020年,力争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园区综合实力跨上大台阶,产业发达、创新驱动、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美化、承载力强、现代化程度高的国家级创新型特色园区达到一个新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