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突出学科思维基础知识别丢
点评人
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李钧
南宁二中地理高三备课组组长南宁市地理中心组成员 李伟军
考纲变化:
李钧介绍,今年的新课标版与去年的大纲版比,考试内容呈现的知识框架虽然有差异,但内容的细节上还是有许多大同小异之处,如自然地理(地理Ⅰ)、人文地理(地理Ⅱ)的部分,其内容与大纲版中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相对应,两者的内容大部分相同,但对内容的描述方式不同,有些内容虽然相同,但要求达到的深度、广度也有一定的差异。
其中,2015年的考试大纲中变化比较大的是第三部分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中绝大部分是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它们集中体现了考试对地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也是近年来新课标地理高考常常考查的内容。
其次,地理Ⅱ卷的非选题中,设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地理学科选考题由“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0分。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做者只批阅第一题。
李伟军说,新课标版的高考题,更注重让考生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些开放性的题,让考生选赞同还是不赞同,并给出自己的理由。每种事物都有两面性,考生不论选择赞同还是不赞同,给出合理的理由都得分,能突出体现考生自己的观点。最开始接触该题型时,考生经常是“两面派”,两方面的观点都回答,实际上考生需要先判断,哪方面的理由自己能阐述得更充分。
另外,新课标版高考卷设问的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大纲版高考试卷的设问方式,会有固定的模板答题,考生看怎么设问,就将答案套进固有的模板即可作答。外省从2007年开始有第一批新课标版的考生,经过8年考试,题型已经比较成熟,但从新课标版的真题看,按照固定的答题模板回答,虽然也能得分,却不能得高分。考生需要在分析具体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找到切入角度,建立答题框架。
二模点评:
李伟军介绍,在我区地理不是中考科目,考生高一接触地理题型是选择、填空,而从高二文理分科后,才开始接触综合题。相对于文综三科中的政治和历史,学生无论从知识基础还是学科能力培养的连贯性都要弱于其他两科。因此,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学习文综的瓶颈在地理。
地理二模的难度适中,考题模仿去年新课标高考卷,很多题区分度很高。从考试情况看,相当一部分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一些简单的题,区分度大,两极分化严重。虽然下一阶段是进行专题复习,但基础知识不牢固的考生,在后面时间里,除了注意能力的提高,要想办法将基础知识补回来。
同时,考试也暴露出一些考生时间节奏掌握不好的问题。这主要反映在综合题部分,一些考生对难度并不高的选做题,分数反而不高。简单的题为什么反而没有拿下?李伟军认为这可能与选做题在最后有关,一些考生前面花去太多时间,留给这道题的时间不够,只能草草完成。
此外,部分考生表达和描述不到位,导致失分。例如,二模的36-2题,考南水北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对供水区的积极意义。考生都知道,从可持续发展谈,包括对经济、社会和生态产生的影响这三个角度,这个题6分,每个角度2分。考生在答题时,因为表达和描述不到位,即使知道这3个角度,却没有得满分,有些只得到一半的分数,甚至有些考生还不得分。
备考建议:
1.大纲版的考纲和新课标的考纲考查的目标和能力是一致的,因此在过去多年备考大纲卷的考试中积累下来的许多培养考生地理能力的方法和经验依然是有效的。新课标版在考察形式上,还是以考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为主。考生首先要查漏补缺,把基础知识掌握好。
2.地理必修3的内容,许多是以前大纲版考纲没有的,所以复习中应该重视。高中必修3是通过案例的分析,让考生学习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方法,培养考生地理思维能力的。不同版本的教材使用的案例完全不一样,因此在复习中不应纠缠教材案例中死的知识,而应强调分析问题的方法,揭示方法背后所隐藏的地理学科思想。
3.加强对选做题的研究和训练。从近年来新课标卷的试题来看,选做题占10分,考试难度不大,且考点变化也比较小。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重点抓某一模块的复习还是全面对三个模块都做系统复习。同时还要在平时做仿真模拟选做题的答题训练。
4.从近年来的考题看,新课标地理卷的考题量显然比大纲版试题大,因此对考生来说,提高做题的效率是制胜的关键。可加强限时训练,提高答题效率。
5.针对表达和描述不到位的问题,考生要进行思维品质的优化和提升。可以在平时练习综合题时,找真题做。先把自己的答案写出来,再对照标准答案分析。首先分析自己的角度,例如答案有3个角度,自己只答对了两个角度,考生需要认真分析,为什么自己会少答了一个角度,下次再答题时,尽量把多余的水分去掉。而另一个没有答到的角度,是从哪里得来的,学会更好的分析材料。重叠部分,虽然角度答对了,但可能存在答得不规范的地方,看看标准答案是怎么阐述的,重视表达与描述的能力。
|